首頁 懷孕 孕前優生

想生二寶?小心年紀太大…評估生育力看5大指標

「醫生,我之前明明很容易受孕,前一胎結婚沒多久就懷上了,為什麼第二胎努力快一年還是沒有消息?」第一胎順利懷孕的人普遍都有個迷思,就是認為自己之後都可以自然懷孕。但隨著年紀愈來愈大,身體和卵巢都會老化,此時受孕機率也會逐漸下降。想生二胎的媽咪,最好先評估生育力再開始拼做人。
想生二寶?小心年紀太大…評估生育力看5大指標

 

計劃生二胎?別成為高齡產婦!

現代社會晚婚、晚生的比例逐年升高。根據行政院內政部統計處的資料,去年(民國106年)生育第一胎的女性平均年齡接近31歲(30.8歲),35歲以後才生第二胎的人占所有高齡產婦人口的4成半,可見第一胎生得晚,連帶也會推遲第二胎的生育時間。

臺安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治醫師何信頤表示,卵巢功能會隨著年齡的增長持續下降,到了37歲會出現「斷崖式下滑」。如果計劃生兩胎以上,建議媽咪最後一胎的懷孕時間不要超過35歲,以免成為高齡產婦。

 

這3種情況 要立刻做生育力評估

也因為卵子品質會隨著年齡增長逐漸降低,想懷二胎的媽咪在努力「做人」的同時,也要對自己的生育力有所警覺。何信頤醫師指出,第一胎順利懷孕的人普遍都有個迷思,就是認為自己之後都可以自然懷孕。但隨著年紀愈來愈大,身體和卵巢都會產生變化,此時的身體狀態不一定能夠順利受孕。若35歲以下未避孕,一年內未懷孕,或是35歲以上未避孕,半年內未懷孕,就要趕快到醫院做生育力評估。至於40歲以上才要懷第二胎的人,他直言,40歲已經拉警報,沒有多少時間可以嘗試自然受孕,必須立即評估生育力。

延伸閱讀:不成功,便成「人」? 原來這樣避孕都錯了?

 

「無論要生幾胎,懷孕時間最好不要超過35歲。」

 

評估生育力 看5大指標

*精液分析(常規檢查‧必做)

檢查精子數目、活動力及型態是否正常,精液是否受到感染或存在抗精蟲抗體。正常的精子,每cc濃度約2千萬隻以上(20106ml),活動力達40%(快速前進或緩慢前進),頭部呈卵圓形,頂體佔整個頭部的40%70%,沒有頸部、中段或尾部的異常。

何信頤醫師表示,因為做精液分析前需要禁慾,許多人都誤以為拉長禁慾時間對檢查比較有利,其實禁慾時間太長反而會讓精蟲活動力下降,檢查前35天最好先將精液排出一次,之後取樣才會比較準確。

 

*血液生殖荷爾蒙濃度檢查(常規檢查‧必做)

    在月經週期第2或第3天抽血檢查濾泡刺激素(follicle-stimulating hormone, FSH)、黃體化激素(Luteinizing hormone,LH)、泌乳激素(Prolactin, PRL)、促甲狀腺激素(Thyroid-stimulating hormone,TSH or Thyrotropin)等生殖荷爾蒙濃度,確認卵巢排卵功能正常。

 

*陰道超音波檢查(常規檢查‧必做)

針對子宮和卵巢結構進行鑑別診斷,以排除子宮肌瘤、子宮肌腺症、子宮內膜息肉、卵巢囊腫或腫瘤的可能;同時測量卵巢基礎濾泡數目,觀察濾泡成長及子宮內膜厚度。時間建議在經期完全結束後至下一次排卵前,以免排卵形成的黃體囊腫影響判斷。確定進行人工受精者則必須在經期中間檢查。

 

*子宮輸卵管攝影(常規檢查‧必做)

拍攝子宮X光片觀察子宮形狀有無變形、子宮腔是否沾黏或有其他病灶,以及輸卵管是否阻塞。為免檢查時受測者已懷孕影響胚胎,檢查時間通常會安排在經期完全結束後1~3天(月經週期前10天),月經即將結束時應先告知醫師,以免錯過檢查時機。

何信頤醫師提醒,許多人常會把子宮輸卵管攝影與「通輸卵管」搞混,其實這項檢查只是單純觀察輸卵管的狀況,並沒有治療效果。

延伸閱讀:祝你好孕!孕前+產前基因檢測,雙重守護寶寶健康

 

*骨盆內診(常規檢查‧必做)

由於先天生殖器官異常有可能導致精子無法順利進入女性體內,因此醫師會用觸摸的方式檢查陰道、子宮頸、子宮等骨盆腔器官是否出現異常或病變,比如骨盆腔發炎、子宮內膜異位症、陰道中隔、雙子宮頸或子宮頸發育不全等。

 

*子宮鏡檢查(非常規檢查‧不一定要做)

通常發生兩種狀況才會進行這項檢查,一是懷疑子宮腔病變干擾胚胎著床,比如子宮腔沾黏、子宮內膜息肉或子宮中隔;一是嘗試兩次以上的試管嬰兒,胚胎仍無法在子宮著床。檢查時間在月經完全結束後,檢查部位為子宮內壁。

 

*感染檢查(非常規檢查‧不一定要做)

早期披衣菌盛行時會做此檢查,觀察輸卵管是否因為感染披衣菌而阻塞,但因為輸卵管通暢與否可透過子宮輸卵管攝影檢查,加上近年因為感染導致的病變已大幅下滑,所以大部分醫院皆列為非常規檢查,除非懷疑骨盆腔發炎才會做。

 

*基礎體溫測量(非常規檢查‧不一定要做)

這個檢查由受測者自行記錄,檢查方式是每天起床後、梳洗前用基礎體溫計測量體溫,將體溫數值填入基礎體溫表,連續記錄一個月,再請醫師根據曲線高低評估月經週期有無排卵、黃體機能以及月經是否規則。

何信頤醫師說,由於天天記錄體溫對患者來說有一定的難度,因此不列入常規檢查。但因為基礎體溫提供的數值十分具有參考性,還是建議媽咪們在能力範圍內記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