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育兒 寶貝健康

寶寶半夜哭不停,10分鐘嬰兒止哭、哄睡法

「我家寶寶半夜哭不停,怎麼辦?」其實,6個月內寶寶與6個月以上寶寶,對待方式不同,你知道嗎?從寶寶的生理結構出發,再教爸媽有效率的應對方法,不可不讀!
寶寶半夜哭不停,10分鐘嬰兒止哭、哄睡法

爸媽先忍耐!6個月內寶寶睡眠不穩定

你家寶寶睡眠日夜顛倒、斷斷續續的,很不好帶?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主治醫師金韋志表示,6個月內寶寶睡眠結構不穩定,沒有清楚的深睡、淺睡、快速動眼期(作夢期),所以容易睡睡醒醒。成人大多從淺睡,慢慢進入深睡、作夢期,又回到淺睡期,可能整晚前半部深睡多、後半部淺睡多,腦波有三、四個睡眠階段,但寶寶只有兩個階段,和成人是很不太一樣的。此外,寶寶作夢也跟成人不同,成人睡四十分鐘以上,才會出現晚上的第一場夢,而寶寶一入睡就進入夢境,睡眠情況不容易預測,6個月以後才會漸漸穩定、成熟。

臺安醫院小兒胸腔科及新生兒科主治醫師陳萬德進一步指出,越小的孩子,快速動眼期越長,所謂快速動眼期是指寶寶看起來睡著,但大腦依然在活動,介於熟睡和清醒之間,成人睡眠20%至30%屬於快速動眼期,新生兒則是80%以上,主因是新生兒有喝奶需求,因此不可能睡一整晚。所以,別再怪寶寶不好帶,人類與生俱來的生理特性,便是如此。

日睡16小時,無法配合大人作息

金韋志醫師分析,1歲內寶寶分為新生兒和嬰兒,3個月以內新生兒晚上睡眠總時數不定、不分晝夜、斷斷續續,整體來說會睡16至18小時以上,但睡眠規律性尚未建立,常常睡幾小時就醒,這時爸媽照顧寶寶比較辛苦,容易睡眠不足。而3個月至1歲的嬰兒,白天夜晚的規律性可以開始慢慢建立,晚上睡覺時間可拉長到9至12小時,加上白天多次午覺,睡眠總時數還是能達到16小時,嬰兒越接近1歲,白天睡覺時間就會漸漸減少。

寶寶睡著時突然笑了?萌樣電到爸媽

你是否發現寶寶睡覺時會笑,萌萌的好可愛!金韋志醫師表示,1歲內寶寶睡眠情況不穩,爸媽會覺得寶寶睡覺時在笑、做動作等,有可能是寶寶在作夢,夢到過去一些有趣好笑的經驗或開心的知覺,引起寶寶睡眠時的笑意,甚至伴隨著動作,這都是正常的。

陳萬德醫師強調,寶寶生理時鐘無法適應成人的生活,但孩子與爸媽共同生活一段時間後,會慢慢調整為一致。一般寶寶在沒有不舒服的情況下,一天睡16小時沒問題,如果斷斷續續睡到12小時也達標;若寶寶睡眠低於12小時,但清醒時活力、喝奶量、生長發育正常,應該也毋須過於擔心。隨著年齡增加,寶寶睡眠時間會越來越短,接近1歲一天可能睡不到16小時,但至1歲日平均還是有12小時。

爸媽作息不規律,寶寶跟著紊亂

訓練寶寶作息的第一步,就是爸媽作息要規律。由於1歲前寶寶睡眠時間十分長,爸媽睡眠時間相對短,爸媽不可能去配合寶寶作息,但生活在同一個家庭裡,如果寶寶在睡覺、爸媽在活動,建立睡眠週期、睡眠儀式會很困難,因此爸媽作息一定要固定。假設爸媽是白天睡覺、晚上醒來,那麼孩子的作息也會容易出現同樣的狀況。

出生可開始訓練寶寶日夜週期

一般若非必要,應不太須訓練睡眠週期,若真要訓練當然可從寶寶出生後便可以開始訓練日夜睡眠週期。陳萬德醫師自己就碰到寶寶最快4個月能一覺到天亮的案例,當然該寶寶生長發育一切正常。寶寶夜裡睡得長,最怕是寶寶營養不良,因為營養不足造成無力、嗜睡,睡眠時間也較長,所以只要確定沒有營養問題,睡眠時間長也不必擔心。可以試著在白天多跟寶寶玩,並確定他沒有不舒服,便可試著稍微縮減日間睡眠量,漸漸讓他晚上多睡點。

戒夜奶、訓練睡過夜慢慢來

金韋志醫師強調,雖說出生起就能訓練日夜週期,然而,對於不同年齡和發展的寶寶,要因應發展狀態作調整,給予相應的照顧和對待。寶寶6個月後,可漸漸戒夜奶,從次數、奶量慢慢減,而6個月後作息較固定後,可減少半夜安撫寶寶的習慣,讓他學習自己睡或自我安撫,訓練他自己睡過夜;照顧1、2個月和8、9個月寶寶要用不同標準,否則寶寶長期習慣安撫後,反而很難睡眠持續。

值得一提的是,當決定要戒夜奶時,便別再給寶寶回復奶量,好不容易減下來的量就不要再增加。此外,爸媽不必因為擔心寶寶晚上醒來而急著安撫他,因為寶寶晚上醒來不一定影響睡眠,不用急著安撫,有時寶寶會自己又睡回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