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懷孕 產後照護

小心!媽媽症候群,常見身體疼痛4症狀

經過懷胎10個月,媽咪好不容易卸貨了,卻因為照顧小寶寶,可能會出現媽媽手、腕隧道症候群等症狀。其實只要在孕期開始訓練核心肌群,做伸展操、按摩等放鬆身體,就能預防這些惱人的媽媽症候群。
小心!媽媽症候群,常見身體疼痛4症狀

 

媽咪在照顧寶貝時,時常因為彎腰駝背,加上使用手部力量,長期下來可能因為姿勢不良或施力不當,導致許多疼痛症狀出現。究竟當上媽咪後可能會有哪些症狀?又該如何預防和改善?永康奇美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李易儒表示,不少媽咪的疼痛症狀都是姿勢不良或長期施力所引起,在照顧寶寶或哺集乳時必須掌握正確要點,才能避免疼痛疾病上身。以抱嬰兒姿勢為例,許多媽咪抱寶寶時都是採取彎腰駝背的方式,直接將寶寶從床上或地上抱起來,其實應該採取分段式抱法,也就是先將寶寶抱至高一點的平台,再抱進靠向自己的位置,雙手撐住寶寶腋下,進而撐住身體抱起。原則上,雙手必須互相配合,避免完全使用手部力量,盡量用身體力量來撐住寶寶。

至於哺集乳姿勢,也應特別注意。媽咪在哺集乳時大量使用手的力量並反覆擠壓胸部,很容易造成媽媽手或腕隧道症候群,即使採用電動式集乳,亦得用手出力扣壓集乳器,因此,建議媽咪集乳時使用對側手,也就是集左邊乳房乳汁要使用右手、集右邊乳房乳汁使用左手,讓對側手的手臂出力,同側手僅須維持位子即可,如此便可分散手部力量。

事實上,自小寶寶出生後,媽咪開始日復一日的規律生活,包括哺乳、換尿布、安撫寶寶、洗澡等,加上掃地、拖地、洗衣服等繁瑣的家事,長時間下來,身體早已疲憊不堪,手部出現疼痛症狀,甚至有麻木、無力等情形,求診後才知道原來罹患媽媽手、腕隧道症候群等症狀。根據臨床發現,媽咪照顧小寶寶時,最常出現的症狀依序為腰痠背痛、網球肘、媽媽手、腕隧道症候群等四項,李易儒醫師指出,這些症狀大多從孕期後期就會發生,主要是因為孕期水腫,加上荷爾蒙波動、血糖飆高、肚子慢慢變大等情形,身體負荷量大,導致腰痠背痛、肌肉發炎,理論上來說,生產後便可逐漸改善。不過,由於媽咪需要照顧寶寶,長時間使用背部肌肉與手部力量,症狀仍會持續ㄧ段時間,甚至加劇,故無法在短時間內消除。

為了避免疾病上身,建議媽咪從懷孕前、中期就維持運動習慣,訓練核心肌群,定時做伸展運動,以放鬆肌肉,並且使用正確的照顧姿勢,即能揮別以下四種的媽媽症候群。

1媽媽手

媽媽手是肌腱炎的一種,學名為狹窄性肌腱滑膜囊炎,發炎位置在大拇指側靠手腕處。此處有兩條位於滑膜囊裡的肌腱,一條為伸拇指短肌腱,另一條為拇指外展長肌腱,正常情況下有固定走向,中間有一條通道,如果這兩條肌鍵發炎、受傷或積水等,就會腫大;當兩條肌腱過於腫大而造成通道狹窄,便會互相影響並造成疼痛。

媽媽手好發於懷孕期間與0~4個月內嬰幼兒的媽咪,懷孕期間因為水腫加上手部韌帶較鬆,故容易發炎。正常情況下來說,症狀會隨著生產後水腫情況緩解而逐漸消失,但媽咪生產後需要照顧孩子,由於0~4個月寶寶的頭頸部控制不佳與身體較軟,需用很多手腕、手掌與虎口的力量撐住孩子的頭,加上哺餵母乳等因素,容易產生發炎情形。待寶寶頭部與身體發展較成熟後,媽咪就不用出太多力氣,症狀也會逐漸緩解。

治療方式

通常只要媽咪多休息,做些手部伸展,少用手部出力即可,若持續疼痛,可於患部貼藥膏、藥布,急性疼痛時就需冰敷或使用護木固定手腕強迫大拇指休息,長時間的慢性疼痛則採取熱敷方式。至於深層治療,大致分為兩種,ㄧ種是局部注射類固醇,大約1~2次即能明顯改善,若沒有好好保養仍容易復發;另一種為開刀手術,將兩條肌腱外面包覆的支持帶與滑膜囊切開、放鬆,再配合術後復健便可恢復正常。

預防之道

若想預防媽媽手,懷孕期間必須注意水腫問題,適時按摩與多做關節伸展。此外,減少長時間重複的手部動作,例如:抓握、擰、絞、旋轉手腕等,避免持續出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