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育兒 親子教育

孩子的事交給他自己來!德式全方位優質小孩養成之道

「讓孩子勇於嘗試各種可能」是德國幼兒啟蒙教育的核心宗旨。對德國人來說孩子最終仍需依靠自己的力量長大,與其讓他們在未來的挫折中徬徨無助,倒不如從小就一邊嘗試、一邊找出問題的答案。這樣的理念讓一個來自台灣的幼教老師,在深入教學現場後感受到前所未見的德式震撼教育。
孩子的事交給他自己來!德式全方位優質小孩養成之道
目前任職於德國漢堡市區雙語(德/英)幼兒園教師兼教學組長的莊琳君,在德國已從事幼兒教育將近三年。這段不短不長的三年德國經驗,卻讓莊琳君打破自己過去在台灣對於幼兒教育的想法,甚至在腦海中重新思索了關於「教育」的另一種可能性。
 

成為德國幼教老師後才明白的6種可能性

 

1. 養成一個快樂小孩是最重要的事

 
什麼樣的能力對於學齡前幼兒最為重要?是孩子的外語能力(如:從小開始學習英文)養成?還是各項才藝的培養?(如:鋼琴、繪畫、舞蹈……等)答案以上皆非,對於學齡前幼兒來說身心健康發展健全,才是他們現階段最應該被關注的一切。莊琳君表示在孩子尚未進入正規教育就讀前,確保他們是否有足夠的心理強度成為一個獨當一面的人,這對任何一個德國家長來說才是最重要的事。
 
相較於德國幼兒教育對這一塊的極為重視,在台灣我們對於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,雖然不到毫無關注的程度,但重視程度卻不及才藝能力的追求,甚至很容易就忽略掉其對幼兒的重要影響性。莊琳君更進一步指出幼兒身心健康發展之所以重要,並不只關注於孩子的身體發展是否健全,它更攸關幼兒如何面對自己的情緒,以及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互動,學習如何與他人協調溝通,甚至是面對挫折時的態度……等,這些對幼兒來說除了是重要的能力培養,它們更在孩子未來的人生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地位。
 
 

2. 大膽嘗試才能夠學到真正的獨立

 
「讓一個年僅1~2 歲的孩子搖搖晃晃地拿起水瓶,試圖將瓶子裡頭的水倒進杯子裡面。」這是德國人培養孩子自理能力的日常練習。但這一切卻讓剛加入德國幼兒園工作的莊琳君嚇壞了,因為她擔心倘若孩子沒拿穩瓶子,裡頭的水不小心灑出來的話該如何是好呢?不過在一旁的德籍老師卻一派輕鬆地告訴她:「那就讓它灑出來吧!」然而不到一會兒的時間,孩子便順利地將水瓶裡的水倒進杯子裡,並且帶著滿是成就的神情拿起裝滿水的杯子喝水。
 
這一次的事件為莊琳君帶來了一些啟示,她表示在尚未進入德國的教育現場前,總覺得書中的教育理念皆是難以實踐的理想,但自己卻在德國見識到教育的一切可能性。也許我們都太習慣以成人的思考方式,評估或低估孩子能夠達到的可能,甚至擔憂孩子可能無法勝任哪些挑戰。只讓孩子在預設好的練習情境中,試著做對或完成一件事情(如:午餐時間到讓孩子乖乖坐在位子上吃飯),但卻忽略要讓孩子真正的獨立自主,並非是讓他們待在成人可預期的範圍內學習,而是要給足勇氣與時間放手讓孩子在生活中冒險嘗試,相信他們能夠面對或接受不同的挑戰與挫折,如此才會是真正的獨立自主,而非活在他人所設定的依賴屏障之中。

 

3. 懂得做選擇比乖乖聽話來得重要

 
人生就是經由不斷地選擇而來,因此學會替自己做決定很重要,而它更是每一個人都必須具備的能力。對此德國早在孩子進入學齡前階段時,就已經開始讓他們練習為自己做決定。莊琳君表示台灣有不少的幼兒園,在新學期開始前都會給予家長一個學期計畫表,裡頭清楚說明了整個學期中所預定的課程及進度規劃,這樣的學習內容和進度制訂多半是校方和老師主導。但德國的多數幼兒園基本上並沒有教學進度這一件事,孩子可以自行決定學習內容和進度,每天孩子都在不斷的練習如何替自己做決定。比方說幼兒園每日會有15~30分鐘不等的晨間暖身時間(morning circle time),在台灣通常是老師決定今日要做些什麼事(如:選擇什麼樣的音樂、故事書),但在德國卻正好相反,老師從不硬性規定孩子一定要做什麼,而是扮演一個極具耐心的引導者,適時給予孩子不同的選項,讓他們自由決定今天想做哪些事。一般來說年齡較大的孩子只要給予他們選項,大多都能以清楚的口語表達其意願;而年紀較小的孩子由於表達能力有限,老師除了會透過他們的肢體動作猜測外,也會引導他們以貼貼紙……等方式進行表達,儘管他們一開始對於一切仍處於懵懂,甚至有時還會將貼紙亂貼,但這一切看在德國老師眼中並不太在意,因為他們深知孩子總會在幾次的練習後,逐漸搞懂究竟是怎麼一回事,然後做出他們心中所想要的決定。莊琳君表示讓孩子做決定的背後意義,不僅只是讓幼兒擁有足夠的機會,進行思考、表達自己的想法外,更能夠幫助他們在這樣的過程中,明瞭自己的意見是重要的,這能幫助孩子提升自信心,同時也學會為所做的決定負責。